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教育经费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也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所关心。近些年来,我国兴办高等教育事业的经费来源已经打破了过去由国家财政单一拨款的格局,开辟了学校自筹和提高学生收费标准等新的筹资渠道。但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经费的实际需求来看,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笔者认为,由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应是解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费短缺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顾名思义,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获得的资金是要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但在使用上不能“平分秋色”,也不能“撒芝麻盐”,而应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加以应用,使有限的债券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对风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获得的资金,其使用重点应定位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大力扶持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高等院校争创世界一流。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严格筛选而确定的清华、北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11所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学,除国家财政加大投入、保证共建这些院校的有关省市部委所承担的资金任务必须到位外,还应利用国家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获得的资金给予大力扶持,重点进行培养,使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缩小同世界名校之间的差距,渐自跻身于国际上名牌高等学府的行列。对已经进入“211工程”行列的院校,也应给予大力扶持,这些院校目前来看虽然与上述重点发展院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他们的基础条件相对也比较好,其中不乏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实力的院校,可以用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获资金给予必要的支持,加快他们的发展步伐。此外,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也可通过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的方式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是积极支持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重点学科的建设。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通过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筹集发展资金,将形成对高校扩招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对那些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环保、航天、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更应给予重点支持。着重解决好这些院校或重点专业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学校基本设施短缺、落后的问题,积极改善他们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直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技能比较强、业务素质比较高的专门技术人才,对推动经济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专业技术院校也可运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资金给予一定的扶持,保证它的健康发展。
三是积极扶持经济落后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落后地区一般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相对也比较落后,如何在抓经济腾飞的同时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同步发展,应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相对而言,这些地区的建设更迫切需要人才特别是素质较高的专门技术人才。在某种意义上说,抓好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储备和源源不断的供应,比下大力气直接抓经济建设更为重要。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尤其要配合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积极支持这些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基本思路是:一是可以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的长远规划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用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所形成的资金在经济落后地区设立新的高等院校,为经济落后地区高级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变经济落后地区向全国各地“八方求才”为“就地培养,就地取材”;也可以用公债资金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现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可以将一部分公债资金投向内地有关的高等院校,专门用于为经济落后地区培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并保证这些学生学有所成之后再回到所在地区工作。
当然,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如由谁来发行,对发行公债所获得的资金应如何进行管理,公债本息应怎样归还,国家应对这项工作给予怎样的政策扶持,等等。比较急迫的是,政府应尽快地将发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公债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抓紧进行公债发行的可行性研究,促使这项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前途,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举措尽快付诸实施。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